【協力攻堅 演繹精彩】彩云之南 編織綠電錦繡
|
|||||
|
|||||
2025年5月31日,當最后一組電流匯入電網,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云南省紅河州“風光儲”一體化基地核心項目——瀘西縣大歹魯、孔照普198兆瓦光伏電站宣告全容量并網發電!漫山遍野的光伏矩陣,猶如群山披上藍色“鎧甲”,在熾熱陽光下汲取源源不斷的能量,產生年均2.48億度綠電,奔向城市鄉村、點亮萬家燈火,譜寫著能源革命新時代華章。 峰林疊嶂 挑戰滇東南“喀斯特天塹” 紅河州山川毓秀,卻也地形崎嶇。項目場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猶如大地嶙峋的筋骨,施工作業面星羅棋布,大型設備運輸舉步維艱;發育復雜的溶洞網絡如同潛伏的暗河,給樁基施工帶來嚴峻挑戰,疊加雨季滂沱沖刷加劇的滑坡風險,給緊迫工期增添了無形枷鎖?!吧蕉浮⒌厣?、洞險、天變”四重天塹,成為項目團隊必須征服的堡壘。 作為“風光儲”一體化基地核心引擎,項目承載著輸送清潔能源、樹立轉型標桿的雙重重任。項目工程、物資、安全、經營、綜合五部一體,攥指成拳!項目班子成員帶領五大部門精銳盡出,一場攻堅硬仗就此打響。 攻堅克難? 智慧完成“溶洞之基”“陡坡之舞” 在嶙峋山石與隱秘的地下世界,項目團隊以科技為刃,匠心為錘,運用地質雷達進行精準掃描,透視鎖定溶洞位置與規模,然后制定專項方案對所有探測到的溶洞隱患點實施高強度混凝土精準灌注!攪拌車轟鳴攀上山脊,泵管長龍深入地下裂隙,高標號混凝土源源注入溶洞空腔,在喀斯特“暗河”之上筑起堅不可摧的基座。每一次成功灌注,都是現代工程智慧填補億萬年地質空洞的無聲對話。 30度以上的陡坡是光伏板安裝的天然屏障,大型吊裝設備只能望坡興嘆,物料人工運輸效率低下。項目部集思廣益、群策群力,設計巧妙的“陡坡模塊化運輸鏈”:將笨重支架分解為不超過50公斤的輕便單元,架設輕型索道作為陡崖間的空中走廊;施工人員背負肩扛,上演了一場場充滿力量與協作的“陡坡之舞”。安全環保部親臨督戰、全程護航,現場安全繩、防墜網層層布控,確保極限坡度上的每一次攀爬與安裝都穩如磐石。雨季滂沱,項目部見縫插針,覆蓋防水布、開挖排水渠;冬季濕冷,實施人員保暖與設備防潮雙重措施保證工程進度……滇東南喀斯特的險峻,最終在建設者的智慧、汗水被馴服。 政企同心? 破局“征地”關鍵一役 征地是項目推進的前提。高度分散的作業面牽涉多元主體權益,征地協調成為決定成敗的“戰略咽喉”。項目班子展現高度智慧與執行力,積極聯動建設單位宏橋瀘西新能源有限公司,與地方政府部門展開高頻次、高效率的專項攻堅溝通。他們攜帶著科學嚴謹的規劃和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反復穿梭于項目現場與政府辦公地之間,目標明確、務求實效。 政企協同匯聚成征地破局的磅礴力量,經過無數次溝通、協商與調整,分歧得以彌合,心結逐漸解開。生機勃發的四月,最后一塊關鍵用地的障礙被徹底掃清!不僅為項目全速推進按下“加速鍵”,更在當地百姓心中播下了理解與信任的種子,奠定了堅實的社會與民心基礎。 初夏沖刺? 鑄就攻堅克難“紅河速度” 突破征地瓶頸吹響了全容量并網的總攻號角。此時,距離“5.31”全容量并網節點已不足兩月,而剩余高達70兆瓦的支架組件安裝、電纜敷設及電氣設備調試任務壓力山大。 項目團隊聞令而動進入“極限攻堅”模式。分公司領導靠前指揮、統籌資源;項目部開啟“白加黑”、“五加二”輪番突擊。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如鼓點,焊花飛濺似禮花;施工方案細化到每個山頭、每處方陣;物資部精心統籌,確保“糧草”精準及時送達;安環部巡查員全程監督,嚴守安全紅線……參建各單位鼎力支持與高效協同,為沖刺注入強大動力。 艱辛和汗水澆出奇跡,不到2個月,光伏區所有光伏板精準安裝就位,陡坡上披滿藍色鎧甲;數十公里電纜穿山越嶺,為群山注入能量血脈;一座座箱變、逆變器昂然矗立,調試現場燈光晝夜不息……貴州電建令人驚嘆的速度高效完成了70兆瓦光伏安裝! 并網凱歌? 點亮綠色未來 2025年5月31日,集控室監控大屏上,發電功率曲線穩穩定格滿載數值,標志著瀘西縣大歹魯、孔照普光伏電站198兆瓦容量一次性成功并網!現場一張張被高原陽光曬黑、被汗水浸透的臉龐,綻放出難以抑制的激動與自豪。 從前期踏勘步履維艱,到溶洞深處混凝土澆筑的隆隆回響;從陡坡運輸的步步驚心,到征地協調的耐心細致;從百日沖刺到捷報頻傳,項目全體參建人員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克服一切嚴酷挑戰高質量履約,創造了光伏建設領域的“紅河速度”,為同類型山地光伏建設提供了寶貴借鑒。 據悉,項目投運后,每年將發電約2.47億千瓦時。相比傳統火電,每年可節約標煤約7.8萬噸,廢物廢氣零排放。對推動云南省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加速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起到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 云南瀘西縣大歹魯、孔照普光伏發電項目 |
【打印】 【關閉】 |
瀏覽次數: |